2020年8月2日 星期日

20200731靜思晨語



如來光明,廣大奇妙,遍照十方,諸天光曜。
一切眾生,見此光明,信解清淨,離諸疑悔。

「用心,用心才有辦法入如來藏性,人人本具有這樣的光明智慧,要能夠將我們內心打開,光才能夠照進來,引出我們內心深藏的如來光明智性。用心、開心門,好好了解,用在日常生活中。」上人說,每天沒有離開這幾句話:「用心聽」、「聽入心」、「用在日常生活中」,期待大家共同勉勵。

「如來光明,廣大奇妙」,佛陀的智慧,對所接觸到的事、物,都能以理相會;我們凡夫,看事就是事,看物就是物;我們若用心看,事非事、物非物;若再深一層用心去體會,事還是分明的事,物還是有它真實物理的真諦。

如來看見所有的事物,無不都是諦理、事物分明,這就是「廣大奇妙」。他智慧「遍照十方」,他看這,就能夠了解那;看到樹,就看到一顆種子;那一粒種子在山林裡,成為樹木,變成木材,又經過了日、月、星光,要幾年或幾百年時間,因人類將木材移到人們的生活中,成為了椅子、桌子等。現代人的裝潢都離不開木材,所以我們在這樣的空間、環境使用木材,需要經過多少的時日,將那山林、樹木變成現在的家具;這是破壞山林之後,人在享受的,所以還是要感恩、懺悔啊!

凡事、凡物無不都是來自於眾生,將天地間事事物物匯聚起來,所以,我們常常要感恩──感恩眾生恩、父母恩、三寶恩。佛陀來人間,在人間見苦、修行、覺悟,他的智慧照徹了所有的一切,所以「如來光明」、智慧,見一物就知宇宙萬物的生態、道理,「廣大奇妙」。我們大家要很有信心,接受佛陀所說的教法。佛在人間說《法華經》,不論山河大地、天文地理,無事不點到,就是這樣一一為我們點到,「遍照十方,諸天光曜」。

人間最光明莫過於太陽之光,上人說,剛走出來時看到晨曦還在雲端裡,相信幾分鐘的時間,那道光應該出來了;「這就是在時間過程我們不會去感覺到,卻是法。法讓我們沒有感覺宇宙的真實,那種法輪的輪轉。日、月無不都是在天體裡,與地球這樣互動,日夜不斷在輪轉,守著它的軌道在轉。所以我們在地球的上面,更得要了解佛陀所說的真理。在這個地球,宇宙間、大自然界,這光是如何過來的?是地球轉過去?或是太陽升出來?這我們就要用心。是地球轉了?或者是太陽升?佛陀已經清楚為我們點到了。點到,我們要用心去思考、去了解。」

現在這個時代,天文、地理學都很發達了,什麼時候會大風、大雨,什麼時候是炎陽,溫度有多高,一一都讓我們很清楚,才懂得準備。所以說起來,我們現在的人間很有福,就像在享天福一樣,大家要很知福,對於佛法就要多深入。有時間、有因緣,因緣成熟,讓我們這個時候會在一起,我們要感恩啊!

「如來光明,廣大奇妙,遍照十方,諸天光曜」。我們要感恩這樣的境界,好好把握、多利用,珍惜一切。「一切眾生,見此光明,信解清淨,離諸疑悔」,我們修行就是要懂得把握因緣,佛法難遇,能夠得到佛法來指引方向,好好把握方向,我們若開心門,就能夠看到光明,就像那道晨曦的光,將要浮現了。

「我若沒有走出來,我的心門無法在這個地方照到光。我走出來了,心門對照著陽光,對照著大家,與我面前這些經文字句,是因為我的心門打開了;昨天用心將這些字句整理好,現在靠著前面的螢幕,來會遇我昨天的用心;昨天的用心,要感恩過去累積的心得。所以我們向前看,向後思考、回憶,這就是我們平時要用的心。現在看前面,字浮現出來。」

「見此光明,信解清淨」,法清楚了,內心啟發出了我們的「信」。佛陀在那個時代,並沒有想要說什麼法還要打草稿的;都是口口相傳,後來的人將心得以「如是我聞」,一句一句寫起來,才開始抄寫佛陀的說法。這都經過人的知識,累積了佛陀的智慧。佛陀的智慧是從他的心,在體會宇宙的真理後,這樣自然說出來的,不是打草稿後說的。後代的人體會了解、累積,才慢慢成為文字。就像現在我們聽人的經驗分享,同樣成為文字,文字再說給大家聽。

上人的手札與《法華經》的經文不同,但是它是《法華經》當中所意含的體會。「這是經典文字外的體會,大家要從體會中來認識《法華經》;將《法華經》的道理用在生活中。這沒有離開我們自己本身的知識轉成智慧。」

僅僅用我們的知識無法清淨,一定要用智慧,「信解清淨」,這幾天就一直向大家提醒,「轉識成智」。這個清淨就是知識轉變成智慧。因為知識,光是了解、認識,只是浮面的,不是浸潛。昨天說,法水滋潤是這樣點滴不斷潤溼;不是很乾燥時,一桶水潑下去。同樣,就像人的身體,四大不調了,不是藥吃下去就好,他還要打點滴,一小時滴幾十滴,這樣慢慢滴,這就是浸潤之潛,需要的就是要讓你一滴一滴慢慢去接受。

我們在求法,心要清淨,清淨心從信心來,我們要有信心求法,才能夠去體會、了解。不是「我知道啦、知道啦!」「我知道之後,這樣、這樣為你安排,你就是照我安排的定點去做。」這樣彼此都無所得。這很像皮膚過水而已,並沒有保溼,很快就乾了。安排人的人也無所得,只是一時的知識而已;被安排的,就是照安排行事,就是站在那裡,動作結束後,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我們要好好用心,打從內心的發心、起信──信、願、行。有信心才會想要去了解;多了解,多得一句,拳拳服膺在我的內心,這才是真正的信解,心沒有其他複雜的事情,就是一心在《法華經》。《法華經》一字一句,一四句偈;五字一句,四句編一偈編起來;向上人為我們寫的手札。經文也是這樣,從所得的心得將它濃縮起來。「法外別傳」,就是說這本經心得,又用在其它的心得再返回來。

「一切眾生,見此光明」,這個光明是佛陀的智慧,佛說《法華經》就是從他的智慧中講出來的,應眾生的根機及人間所需要,開眾生的心門,了解佛陀的教法。所以「見此光明」,我們要信解;有信就不疑,才叫做「離諸疑悔」。讀這部經沒有後悔,這輩子所做的沒有後悔,一念間,想好就做;做過了,再也沒有後悔。就像昨天志策會,主管回來心得分享,其中有些是三十年前第一屆、第二屆的學生。「人才就是在時間中培養出來。三十幾年前,學校啟用了,現在學校已三十一年了,第一屆的學生已成為主管了,就會說:『啊,沒有後悔那個時候的辛苦,人才已經成就了!』」

又如土山、黑山、小鐵圍山、大鐵圍山及十寶山,眾山之中,須彌山為第一;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於諸經中最為其上。
經文當中談天說地──說我們人間的地理,有諸山、河、溪水等,這都在我們的人間世界。「又如土山、黑山、小鐵圍山、大鐵圍山及十寶山,眾山之中,須彌山為第一」在世界上喜馬拉雅山最高,喜馬拉雅山經文之中叫做須彌山,是群山之王。「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於諸經中最為其上」。過去的經也是佛陀說的,現在來到《法華經》,他就向大家說《法華經》是諸經之上,至高無上,它涵蓋很廣。

又如眾星之中,月天子最為第一;此法華經亦復如是,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。
星宿中之王,群星中最為明亮。「此法華經亦復如是」;又如月天子。星月夜現,朗夜之光,星不及月,喻前施設權教乃照世之典,但權不及實者。
眾星之中,月天子為第一,那就是「星宿中之王,群星中最為明亮」,到了農曆十五日,月正圓;看看天空,小顆的星光很多,滿天都是,但是月光若出來,還是月光為第一,月最為明亮。「此法華經亦復如是」,又如月天子,「星月夜現,朗夜之光」,它是能夠照徹晚上的光。

「星不及月,喻前施設諸權教乃照世之典,但權不及實者」,佛陀權教,是方便教,就像那些星星一樣,也是亮麗在天空中;但權教不及實教。過去所談的,就是應眾生根機,用小教投小根機;《法華經》是一實教,是一個圓滿的大教法。

「於千萬億種諸經法中最為照明」;於餘諸多方便教,光照三乘,此法華經慧光所照究竟覺。照明二字取喻以大寶在暗,非燈莫照。一乘實相,隱於藏識,不得今經開示,眾生佛知佛見不明,故最為照明也。
這些方便教法就是這樣,就像星光照三乘。「此法華經慧光所照究竟覺」,就是圓的光。「照明二字取喻以大寶在暗,非燈莫照」。大寶在暗中,沒有燈來照,你也不知道你有寶;若沒有人告訴我們,我們也不知道身懷寶珠。「一乘實相,隱於藏識,不得今經開示眾生佛知佛見不明,故最為照明也」。佛陀來人間是來開示佛的知見,眾生不明,所以佛用種種方法來為我們照明,如月光、星光這樣來顯現。現在在這本經開宗顯明出來了,讓我們了解。

經文:「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;此經亦復如是,能破一切不善之闇。」
*日當中天,幽衢頓破;此經入耳,昏障潛消。以此經明一乘實相,能破一切眾生不善惑闇故。「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」;日光出時,破諸幽暗。「此經亦復如是,能破一切不善之闇」;究盡三惑,成一實道。

當日正中間,那就是中午時候了,「幽衢頓破」,影子都沒了,所以什麼樣的境界全都照得到。「此經入耳,昏障潛消,以此經明一乘實相」,我們的心靈的障礙應該要撥開了,這部經是圓明的實相,所以「能破一切眾生不善惑闇故」,不善、闇,都是黑暗的一面,它能將黑暗除掉,成為光明。「又如日天子能除諸闇」。這部經就像日、月一樣,月光是照在夜晚之時;白天日光來照,「日光出時,破諸幽暗,此經亦復如是,能破一切不善之闇」。「究盡三惑,成一實道」。我們日常生活有不解的無明,要以純真、純淨的心,將我們的無明掃除,日日用心,以真誠的信心來改,清除我們內心那分的疑惑、垢穢。

最後上人叮嚀大家:「各位菩薩,菩薩叫做『覺有情』,我們人人都是『有情』,但是一念迷了,那就是黑暗、幽暗。我們要加上了『覺』,覺有情,應該要覺悟的時候了。《法華經》就像明燈來為我們引路,就像月光在夜晚,就像日光在白天,照引著我們,所以我們要把握因緣。因緣一縱就過去,好好用心分秒鐘,法句句入心,用心信解!大家時時多用心啊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