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

20200706 靜思晨語


粽串神力包容 大愛善解知足
悲心物我同體 願力精苦為法 竭力弘傳斯道

上人從去年開始一直與大家分享「粽串」的精神,期待人人要「以物會意,以意入法,以法來行事」,理解世間法與出世間法,「我們一定要以事會法,而法就是在大自然的季節中。」像人間與時間脫離不了關係,每個人的性命也是在時間中過。精舍的生活每天從早上三點五十分聽到敲板開始,接著大眾入大殿開始禮佛,「為什麼要禮佛?佛真理者也,每天的第一個動作,就要會合真理,『禮者理也,得者德也』好好用心生活,回歸禮節,入於道理。禮佛後開始聽法,佛說法就是要讓眾生能夠了悟佛知見。」

上人說,我們要從道理的源頭瞭解,也就是粽串的理念,從心來會法、會宇宙的真理,開闊我們的心來包容天下,「粽串神力包容」,過去大家朗朗上口的「善解知足」的法,要自問是否有體悟?用我們的神力、精神力量將心拓寬,心包太虛,將一切的道理融入在心裡,用在生活中。每一天的開始,待人處事凡事善解,心要包容、大愛入人群中付出,無所求也是知足。

「悲心物我同體」,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沒有分別,天下都是我們要愛的人,天下與我同體,同一個共生息的生命體。一切生命與我們同在大地之上,地水火風四大合和,讓我們的生活有氣息,我們生活所需要的,也是大地共生存所需要,所以大家要用感恩心,與大地共生存。

要改善我們生存的大空間,需要人的心態與大乾坤的生態合和起來。雖然人很渺小,但人人都是一個小乾坤,小乾坤生活在大乾坤內,要彼此融合,就是我們大生命體的會合。這些道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如果沒有去體會,個人過個人生活,只有貪心欲念,爭取自己所擁有,就會汙染大地,也會起很多爭端,這樣的人生完全失去次序,差毫釐,就會失千里。

修行就是要分釐不差,與天地萬物合為一,這才是真正理想的生態,只是這需要人人懂道理、順天理,需要大家合心、儘管很辛苦也願意。只是要將不同的心態共為生命體,很不容易,佛陀來人間一大事,就是要教育我們身與心,讓人知道共融共存在這個大空間,需要互相包容,尤其需要宗教──人間的宗旨需要教育。如果不清楚宗教,就會有分別,認為自己的宗教殊勝,排斥別人的宗教,當見解不同就會起爭端。宗旨的教育有了爭端,人的方向就會脫離軌道,所以宗教要會合,要有共同的宗旨,方向歸於真諦。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,人要有修養。

上人提到昨天也是歷史,因為疫情大家無法來到台灣,三十幾位菩薩在精舍精進,線上同時有超過萬人在不同的國家也一同精進,上人稱之為「雲端靈山法會」,不同宗教共同會合在一個道理。其中,胡光中居士,全家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,他在慈濟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,負責慈濟在土耳其業務,照顧幾千個敘利亞難民家庭,每個月發放,安定了大家,也讓很多孩子有機會讀書。上人讚嘆夫妻倆人的發心,利益那麼多人的生活,讓孩子順利求知求學。「他與慈濟的因緣是很密切的。這次他打開宗教的成見,也回來精進,開闊心胸,非常難得。」

精進的前一天,上人與胡師兄談起想了解伊斯蘭教的教義,結果他馬上連絡父親,父親也快速寄來兩本可蘭經──其中一本是五百多年前所寫與裝訂的真本「古蘭經」,它的紙很特別,字也是竹筆所寫;還有一本是新的,有中文可參考。上人表示感恩和感動,因為他想要瞭解伊斯蘭教的教義是如何讓這麼多信徒那樣的虔誠,年年朝聖,每天朝拜,「很感恩胡居士的父親『悲心物我同體』,願意將這珍貴的東西,對他家庭來說,最有價值的宗教的法,送給一位佛教的宗教者,讓我了解他們宗教的精神,叫我如何不感恩、不感動?好像兩個宗教已經會合起來了,這是一個因緣。」。

上人說,我們要知道修行的過程,不是那麼容易有殊勝的因緣,「願力精苦為法,竭力弘傳斯道」,上人說,「路已鋪平,道已開闊,門也立正了。經過了半世紀以上,慈濟路鋪出來了,菩薩道開啟了,宗門也立正了,我們已經有這樣的方向,要將路鋪得更大,道理鋪得更平。」上人叮嚀眾人要珍惜每天的時間,「法要用得正、用得真,自然理就通,就會路平道正。我們日日在宗教上,要用正信念去尊重所有的宗教。」

作是語已而各默然。其身火然千二百歲,過是已後,其身乃盡。
道場上,「囑累品」講完,菩薩、諸佛各歸本土,但是要傳法的人繼續留下來,佛陀描述了藥王菩薩為何在人間修苦行,生生世世的精進,做出了很多的供養,供養的過程就是這樣,「其身火然千二百歲過是已後,其身乃盡」,長時間身外的供養,還覺得不夠,所以燃身供養,不是以世間的火,而是形容那個精神、那內心的法,盡他法身的力量來作供養。
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作如是法供養已,命終之後,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,於淨德王家結跏趺坐,忽然化生。
作如是供養已,法入心,捨身持法誠敬供養之後,此謂度生說法。「命終之後,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」;重復應世。日月淨明德如來,明前身供佛,得法聞經也。「於淨德王家結跏趺坐,忽然化生」,托國王家,以神通力,跏坐化生。
這是說藥王菩薩在過去生,就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,法入心了,用身心供養,「捨身持法誠敬供養」。因大家都沒經歷過如何用身、用法來供養這種感覺,上人知道其實跟大家說也說不清楚,大家聽也不了解,就以自身經歷,告訴大家,自己是如何供佛的。
「年輕時,在小木屋自修那時候,全身專心在供佛、求法、抄經,心無其它,連自己的生活都忘記掉,半斗米可吃半年,那個時間到底是如何過的?這是我自己本身的經驗。求佛就是學佛,我要如何能夠了解佛陀修行的過程呢?當中要如何供養?每天抄經、拜經,一字一拜,每個月完成一本經七卷,所以,我在小木屋六個多月的時間,完成了七卷,就是一部的《法華經》。每個月要供佛,也是燃身供佛,那個供佛的心很切,因為我沒有其它的東西可來供佛,那種心在法中,意也在法中,一心一志向佛求法。」(上人生日在農曆三月廿四日)所以,「每個月的農曆二十四日報父母恩,以父母給我的身體求法,二十四日這一天,就是我燃身供佛。我不得不說這個心境,見證『法入心,捨身持法誠敬供養』,這個虔敬的心不是用形容的,真的是很虔誠、很恭敬的心來供養。」這僅僅只是求法法入心,將來能夠弘揚佛道,將《法華經》的法在人間與大家分享,就是上人那時候的心願。「此謂度生說法」,跟現在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那個心聲,是相似的。

所以,一切眾生喜見菩薩「命終之後,復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」,修行供養,命終之後心願未完,再來生還是在日月淨明德佛的佛世。就如我們現在都生在釋迦佛世末法時,學的也是釋迦佛的法,這是「重復應世」,為讓大家理解,上人舉例說,「正如我的上輩子,也是在釋迦佛的佛法中,八十多年前捨身,捨棄了上輩子,八十多年前再來生,所以還是同樣在釋迦佛的時世。八十多年前也是釋迦佛的佛法,八十多年後也是釋迦佛的佛法。」

上人提醒大家,正法過了、像法過了,現在已經是末法時,佛法在這千年之中慢慢隨著這時世,人間道理已經慢慢淡化掉了;但是,這個時候最需要佛法在,讓人人有法,有這個文字法,只是人卻漸漸不再重視法,因為得來太容易了。上人嘆,「以前的人是刺血寫經,現在連用筆來抄經都懶惰了,現在的人用手指頭,在手機點一下,文字就出來了。他若想要知道哪一句,點一下,文字就浮現出來,所以不珍惜。」上人提起自己在小木屋那時,(至少已有五十八年以上了),抄經時,一字一句多麼珍惜與重視。現在人得來容易,心愈來就愈不珍惜它,所以會慢慢變成了末法,到後面就不講究佛法了,再千年後,佛法已經不在人間,人就沒有人的道理,很多的禮教、經教也消失,上人說,「禮者,理也」,禮教不見了,這是很可怕的事情。

「經的每一字我們都要很珍惜。法是我們的慧命;若不重視法,智慧就會慢慢消退,將來僅僅只有知識,沒有智慧,道理就慢慢磨滅掉。」上人嘆現在的父母常常向孩子說「對不起」,不是孩子向父母對不起。「年輕的在帶孩子,動不動要向幼小的孩子說:『對不起,媽媽對不起你。』所以現在禮節已經開始淡薄了,變成了理所當然。所以我們要重視經教。」

「日月淨明德如來,明前身供佛,得法聞經也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曾經有過這樣的修行與供養,日月淨明德佛說明了這喜見菩薩的供佛過程與過去的因緣。「於淨德王家結跏趺坐,忽然化生」,這是捨過去,再來生,就是生在王宮裡面,「托國王家,以神通力跏坐化生」,與釋迦佛一樣,出生在王宮,同樣求道心切,同樣在那個地方開始求法、修行。

菩薩身既然盡,重生淨土,以無女人故為化生。三昧功成,生死去來,猶如夜旦故。父師不離淨德,表真俗常修妙行故。
菩薩身既然盡,表示在那個地方已經淨化了,就像我們在煉鋼,經過火烤淬煉,火煉捶打般,菩薩要歷經這樣的苦行,才「重生淨土」,在國王的家庭,重新再修行,心入淨土,心清淨,三昧功成,「生死去來,猶如夜旦故」。來來去去都已經自在了,就像白天,我醒了,開始今天的功課今天的事,夜了,我要好好安眠,就是過去一輩子,醒過來,又是這生了。時間就是這樣生滅不息一直過,不斷來生,來生總是要面對時間,就像在修行,經過火爐錘鍊一樣,晝夜不息,一心沒有雜念,叫做『三昧』。
「父師不離淨德」,如父亦師,如師亦父,「不離淨德」,我們清淨了,已經將我們身心煩惱去除,顯出了德相,所以用這樣的名,來譬喻這樣的法。「表真俗常修妙行故」真諦就是道理,俗諦是人間事;「常」叫做中諦。真叫做「真空」;俗是「妙有」,用在日常生活中,這就是道理。「常修妙行故」,在這個世俗人間修真諦的法,無不都是在妙行。上人以精舍的板聲與日常生活跟大家提醒,「我們的生活很微妙,每天重複,好好想,時間如何過呢?而我們如何吃下去、如何消化掉?這重複的生活、動作,都是要維持我們的生命,我們要如何成就道業?就要很用心把握時間。」

說法,謂說其前劫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時捨身然身之法也。
一切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傳法,佛陀已在〈囑累品〉時交代了佛法看什麼人去承擔傳法,「謂說其前劫,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時捨身然身之法也」。現在釋迦佛就是在講述藥王菩薩,是過去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因。

上人說,「時間就是一個真理,真理在我們的面前不斷地消逝過去,但是不斷供應給我們,所供應的還是真理。所以,若真理沒及時入心,我們的慧命隨著生命同樣消逝;一分一秒過去,就是上輩子。前世,就是前一秒過去了,再長一點點,就是昨天,更長就是我們這個生命,幾十年過去;現在面對的還剩多久的時間,就是我們這輩子的結束。長時間叫做「劫」,短時間叫做「秒」、剎那間。各位,把握剎那,就是要完成我們長劫的慧命,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!」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