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

20200718 靜思晨語


行其所知之道道行進德,修習一乘菩提大道直故,
皆斷根本煩惱無明思惑,體解大道入經藏度眾生。

上人叮嚀大家:用心,我們天天所得妙用啊!
人生苦難偏多,我們有幸接觸了佛法,知道了苦的源頭來自無明惑;無明力一拉,行去了,集來一切苦不堪。任何人都一樣,苦的來到人間,都沒有離開苦,這是人的共行,也是人的共果,銜因得果,過去生有這樣的因來人間,人間有失有得,再如何有福的人,都離不開這身體,老來很苦,加上病痛,苦上加苦。進入老邁,諸事難行,就算意志再堅定,想要做事,一個「老」字在內心總是一種障礙。尤其老來慢慢失憶,過去那個聰明、反應敏捷的也隨著年齡消逝,「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」,就是心的壓迫感。

家有失憶的,這忘記了,那忘記了,有時候,忘記成懷疑,「我的東西不見了,是誰偷走?誰拿走了?」一直與家人鬧個不停,會覺得人生無奈,家庭從此不平安,老人就被人送去養老院去。年輕時一輩子的打拚,到老來無用了;老來不是家庭享福,就是要去到一個地方,眼睛睜開老人相對。每一個人形態不同,生活習氣不同,那樣的生活也是很苦啊!

所以,上人說,我們要知道,這就是人生的生態,要把握時間,「行其所知之道」,知道我們的人生方向,來修行,了解佛法,要及時好好提醒自己,要把握時間。上人說,這是「警惕大家」:時間不分你出家、在家,不分年紀,總是平等這樣過,孩子在長大,大人在老,老人就開始「命亦隨減」了。「我們能夠不精進嗎?」

孩子精進讀書才有未來;大人也得要認真把握時間成就事業、成就道業。錯過了,凡事就無法再回頭。有錯誤要及時反省、及時改過,改往修來。把握時間,「行其所知之道」,「道」,法就是這樣,「道行進德」,就要依教奉行。「道」+「寸」,就是「導」。光陰寸寸過,我們要寸步向前精進在這條道,分寸不偏差,「道行進德」,就是我們修行的方向。

上人提及,昨天臺灣中部一群港區慈濟人一行三十多人相邀回來精舍,帶了許多藺草製作的巧工,有大甲斗笠,帽子等。上人說,看到那頂斗笠,就會想到小時候,讀書怕太陽曬,就戴著斗笠上學去,也回想到過去家家戶戶都能夠在庭院裡一起邊話家常,邊編斗笠的畫面。有的人家客廳比較大,隔壁三姑、六嬸婆,「三姑六婆」都集中一起。上人說,「三姑六婆」其實不是壞話,以前的人牽親引戚,親戚都住一個村子裡,大家都會過來到那個地方,邊說話邊做事。至今上人腦海中還有當時的畫面。

港區慈濟人這次帶來的還有「茶壽」,保溫用的,像籃子一樣,裡面還裝著許多小東西,也有老菩薩都很開心來跟上人說:「師父,這頂帽子是我做的啦!」「這燈是我做的!」上人讚嘆「很多的『我』,每個我都有他的良能,那個巧工都經過巧思。」還有小巧的風鈴,搖它還發出叮叮噹噹聲,他們就告訴上人說:「師父,您經文中不是說『寶塔懸寶鈴,風動出妙音』?所以我就去想,那個寶鈴要如何做。」他們也做了一對小巧可愛的鞋子,因為上人說,要「互協」,要「和諧」(諧音「鞋」);另外很多小頂的帽子疊一起,就說:「師父,您不是常常說要菩薩招生,『茂盛』起來!」「帽盛」了。

上人讚嘆他們聽法很認真,將師父的法聽進去了,放在心中。也常稱讚他們將海口人的古代文化和生態守住。日據時代,臺灣大甲斗笠就是外銷,維持臺灣經濟之一,所以上人跟他們說:「不可忘記我們早期的生活,這個文化你們要傳下去。」也鼓勵他們在清水靜思堂開班傳授這傳統文化。

大家聽上人說,老人要傳功夫,昨天也帶來了年輕人,分享布類如何改裝成新東西,做成可收放的環保袋,他們把幾十年前的布,一些看似俗氣、老氣的布,回收再利用也有懷古風。上人表示,「這都是法。」「這與我們人生走過來,時間累積,手工做出來的東西永遠在。雖然東西會舊,好好收藏起來,懷古之情。能夠讓年輕孩子,知道長輩的長輩以前是如何生活?未來也是教育的工具。」

上人說,看看現在,有的人從土地挖掘出一些破掉的瓷器、斷掉的刀劍,新聞就會做很大,給鑒定古物的說是幾千年前的東西,就變得很有價值,要拿去故宮展覽。「所以說起來,我們懷古之情不可無,這也是學問,『不見一物,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。』所以我們要多看、多認識,才能夠成長我們的智慧。」

「回憶過去也能夠預防失憶。」上人提起一位師姐罹患一種罕見疾病,醫生診斷她的記憶會慢慢流失到全無記憶。周圍的人都告訴她要一直動腦筋,女兒也要她一直去聽師姑們說話、去想、去看,與人接觸,會認人叫人。剛開始師姐狀況真如醫生診斷,一直走下坡;慈濟人一直跟她互動,請她幫忙想藺草造型,果然她一直做,一直想著下一個如何造型;有人來時有話可說、有人可看,頭腦也沒有停歇;這樣她又恢復了,送來給上人的禮物也有很多她的創意。

「行其所知之道,道行進德」,大家不可忘記,這是我們要修行的道路,要寸寸行道。「經者,道也;道者,路也。」路,就是人腳步要走,步步前進,不可停歇,所以天天都叫大家要多用心,寸寸行道。

「修習一乘菩提,大道直故」,上人說,「真的要走這條路,實在很直、很好走。只要你用心、單純,真正淨潔的心,對準方向,大菩提道直。人生就是這樣,專心向道,步步精進就對了。」「皆斷根本煩惱、無明思惑」,我們那些根本煩惱,貪、瞋、癡,求名、求利,千萬不可有,求名、求利會迷失我們的方向,所以我們要守道,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」,《四十二章經》這樣說,「博聞愛道,道必難會」。

博聞愛道不是好事;「博聞愛道」,一直貪求,這樣「道必難會」。我們需要「守志奉道」,志向已定,守住,一條路去走,「其道甚大」,小小的路,變成大大的菩薩道。。學佛的目的就是要度眾生,意若聽懂,就通達了,「體解大道入經藏,度眾生」。

作是語已,即於八萬四千塔前,然百福莊嚴臂,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。
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為日月淨明德佛辦完後事,造塔供養,供養的心意猶未盡,於八萬四千塔前,然百福莊嚴臂,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。

令無數求聲聞眾、無量阿僧祇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。
為無數聞聲求法,獨善小乘者教令轉小入大乘。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」;為初入道者,皆使發大道心,使眾生皆住現色身三昧。
「令無數求聲聞眾、無量阿僧祇人」,令無數的聲聞的修行者、「獨善小乘者」,教令轉小入大乘,也告訴大家,要學佛、聽法,要將自己的身行修好,去掉種種的無明、習氣及貪、瞋、癡,不可只是博聞愛道,要守志奉道,警惕大家不可只是修小乘法。博聞愛道,就是小乘。我們要守佛陀所教,入人群度眾生、弘道,叫做「守志奉道」。佛佛道同,佛將入涅槃時就會一直警惕大家,好好守志奉道,將法再傳,轉小乘入大乘。入大乘要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。

緣覺、辟支佛是小乘、求小道的人,只是了解天地萬物自然法則,緣著環境覺悟,感嘆人生,卻缺了那個積極入人群的心態,欠缺正等正覺。「正等正覺」,叫做無上覺,已經超越了,就是菩薩的大乘法,要用這身入人群,「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」。三昧就是入定,挑柴運水無不是禪,行在道上,如規、如矩,沒有脫軌,身心如一,叫做「三昧」。說話也同樣要練到三昧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」。孔夫說「明明德」,就是回歸本性,清淨無染穢,不受外境障礙。這就是我們修學道法的方向。

爾時,諸菩薩、天、人、阿修羅等,見其無臂,憂惱悲哀
人天八部,見其菩薩無百福臂眾皆愍之而生憂惱悲哀。皆謂是大眾憂惱,佛法所寄託傳法者,而今兩臂既然供,缺肢,神彩將沒如之奈何。由此憂惱,以初心菩薩,愛見未忘故。
見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燃臂,「人天八部,見其菩薩無百福臂眾皆愍之而生憂惱悲哀」,想到後來的弟子就是要依靠這位菩薩來教導,但這要帶他們入道的人,百福莊嚴的手,已經點火供養了。「大眾憂惱」,擔憂佛法所寄託的傳法人,已經缺了這手臂,影響到一個人四肢健全及神彩,「如之奈何」,怎麼會這樣?

「由此憂惱,以初心菩薩,愛見未忘故」。看到要領導他的人,因為供養沒有了兩隻手,未來的這些人是不是會輕視他呢?怕的就是這種「愛見」的人,「要度我的人,那個體格已經有缺陷了,他豈有辦法來引度我呢?」愛見就是無明,還有這種分別著、選擇「這是莊嚴我想要親近的人;但欠缺兩隻手了,我可想再親近他呢?」

已經知道的人看到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燒兩臂供佛雖然感動,但是會擔憂未來的人豈有辦法接受這位菩薩引導?「這就是還未很了解道理,未去除我相者,他的心會憂惱,」這段經文也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去掉人我相,最重要的,要求的是法,不是求人的相。法要入心,增長我們的是智慧,不是要增長兩隻手。

學佛總是不離開世間法,世間的過去我們都不可將它忘記。佛陀也都說過去的過去,我們現在還在說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所說的過去的過去,佛時代藥王菩薩的過去,就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。藥王菩薩過去生那麼長,佛就要說那麼長的話。過去永無窮盡,過去很多事情就是很感動人,值得我們再「莫忘那一年、莫忘過去的那一群人」。

「總而言之,我們要時時記憶猶新,說過去就如現在。我們要把握每一個過去,就是我們每一個現在,因為我們的現在,就是未來的過去。好好把握未來的過去的現在,做得好,未來的過去就能津津樂道。所以我們要重視時間、重視教法,法要入心,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!」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