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

20200710 靜思晨語


貪瞋恚愚痴 苦我惱之患 需求大導師 指正大時世

「貪瞋恚愚痴」是人生的最苦,如果能夠了解這道理,就不會去貪世間一切的物欲;生命無常苦短,夠用就滿足了,何必去貪?無貪則不計較,也就不會有瞋──沒有甚麼可爭可取,還有甚麼脾氣可發呢?沒有瞋,就沒有恚,這樣我們的心就會完全在順境,沒有什麼事是逆我們心意的,心就開闊多了。道理通了,知識轉為智慧,就不會有愚痴,是一定的道理。所以,我們人人學佛法,要先去除「 貪瞋恚愚痴」,這是第一個要領。

佛陀向世間人表達出的第一句話、警惕我們的就是「苦」。「貪瞋恚愚痴」會集起來真的是很苦,「苦我」同時也「惱我」,受貪瞋癡恚所拘束,心理的病一直纏住我們到人生的最後。如果我們不入佛門沒聞法,這個苦我、惱我的患,患就是病,是人生最苦的事,所以我們「需求大導師」來指正。

處在這個大時代,有佛法可以聽,靠現在科技宣揚佛法也很簡單,就是上人開示,人人可以靠手指一點,越過很多國界,聲音、文字、影像都可以傳播。用科技弘法,沒有困難;科技也讓我們對天下事很清楚,上人勉勵大家要多關懷天下苦難。

大陸現在有水災,已經有二十八個省受災,這波洪澇,加上打開水壩洩洪,大水沖刷,造成山崩路斷、大橋也斷,很多房屋都損壞嚴重;大愛新聞畫面看了叫人驚心動魄。慈濟人前往勘災,有一位老婆婆看到慈濟志工,訴說著自己的苦,說水淹到了屋頂,不想活下去了,還好看到志工她心就安了,她一面說一面流淚,好像在向自己的家人訴說著內心的苦般,真的很辛苦。

還有這波新冠狀肺炎疫情,已經好幾個月了,很多國家的經濟也快要崩潰了,菲律賓也一樣,有一種叫做吉普尼的私營計程車,像中型巴士,可以載不少人,單受疫情影響,很多司機的家庭已經受不了了,慈濟人想辦法讓司機可以做好防護措施,讓司機和乘客都可以保持安全,上人讚嘆慈濟人真的很有智慧,也很慈悲。尤其這一波疫情久久沒有消退,慈濟人繼續發放食物等,給幾十萬戶人家。「眾生有苦,菩薩有愛,在這個大時代,只要心有正念,發揮愛的力量,就可幫助很多人。」

上人也提到大陸湖南一位十八歲的女孩,罹患絕症,父母花了很多錢,都無法治療這罕見疾病。女孩在人生最後,感恩父母、感恩醫生,並要求在自己往生之後,請父母幫她完成器官捐贈。父母也幫她完成了她的心願,最後捐出眼角膜,移植給其他人,讓他重見光明。受惠者的父母說,「竟然有這樣勇敢的人,人已經要往生了,眼睛還可以用在兒子的身上,讓他看到很多東西,真的很感恩。」

上人開示道:「有人願意施──化無用為大用,布施出去,得到的是他人滿懷感恩的人生。相對的,『貪瞋恚愚痴』是人生一大疾病,讓人很苦惱。我們如果可以轉一個念頭,以佛法來引導,讓我們知道人生苦難偏多――大自然的災難,人生疾病的苦難,就要把握因緣去付出。」

如前述的菲律賓慈濟人的大喜捨,或是像這位少女遺愛人間,都是好事,也是覺有情,我們「需求大導師」,因為有大覺者讓人人明白道理,知道如何去解決人生的疾苦。源於大覺者的指導,處在這個大時代,有這樣的因緣可以幫助人,能力增加了,付出的機會很多,所以人人聞法要及時,也要落實在生活,才是真正聞法的價值。

說是偈已,而白父言:日月淨明德佛、今故現在。我先供養佛已,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

過去長時間,一切眾生喜見菩薩,為眾生付出、供養佛,連他的身體也可燃身供佛,再化生時,就在淨德王的家庭,向他的父王來說法,用偈文來唱誦,偈文也講完了,就說:「日月淨明德佛現在還在!」菩薩捨身供養,再來生,日月淨明德佛還在。「我先供養佛已,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」,上輩子供養後,再來生了,已經得到很多眾生語言陀羅尼,很多語言一概能通達。

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、甄迦羅、頻婆羅、阿婆等偈。大王!我今當還供養此佛。
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、很多的法。「大王!我今天當還供養此佛。」亦父亦王,所以稱「大王啊!」,現在佛還在,我過去是這樣供佛,我現在來,得到很多無量數的語言,現在要再回去,再回去供佛。

白已,即坐七寶之臺,上升虛空,高七多羅樹,往到佛所,頭面禮足,合十指爪,以偈讚佛
秉白父王精進供養事已,即坐七寶臺,騰身空中白父詣佛。心身皈向,大覺道勤行大精進。「高七多羅樹」。一多羅,約以七尺樹高度,約五丈許。七多羅樹,謂七個稷樹之高量也。往彼佛所,頭面敬禮佛之雙足。坐七寶臺升空:菩薩以神力燒身,以神力化生,復以神力見佛。大抵得此三昧來去自由,縱橫無礙,方稱普現之名。

「秉白父王,精進供養事已」,說完了前輩子是這樣,就要回去佛所再供養,坐上了七寶之臺,去來自由了。過去的供養,所得的功德,再來生,這個身就去來自由。「即坐七寶之臺,上升虛空」,就到佛所去了。表示前輩子供佛,這輩子也是「心身皈向大覺道,勤行大精進」,過去、現在都是同樣的去來自在,一心皈佛供養。蓮臺浮起來差不多七尺多,就這樣飄「往到佛所,頭面禮足」。下了蓮臺,在佛前,頭面禮足,雙手合掌,以偈讚佛。

「坐七寶臺升空」說的是菩薩是用過去生以神力燒身、以神力化生,復以神力見佛;都是說這個精神意識,過去精進,還是分秒不空過供養。「大抵得此三昧」,得到三昧,定心發揮神力。「來去自由,縱橫無礙,方稱普現之名」。表示這尊菩薩供佛,心志很堅切,虔誠的心,精進不退。

「容顏甚奇妙,光明照十方,我適曾供養,今復還親覲。」
覩其容顏奇妙之相且喜見佛在之未滅,意謂前生既親近弟子又轉生矣,何幸又遇復還親近哉!「容顏甚奇妙,光明照十方」,歎佛福相,容顏甚奇妙,歎佛慧光明,照十方世界。「我適曾供養,今復還親覲」;謂前身時,已曾供養。謂今再出世,今復遇世尊。
曾供養時,即前生三昧力,正報力二供養。還親覲者,即今生值遇,又當供養。「我適曾供養」,此「我」字指常住無相之法身而言。


因為過去生值遇這尊佛,再來生也是這尊佛。「覩其容顏奇妙之相,且喜見佛在之未滅」;頂禮了,抬頭看起來,佛還容顏還是這麼莊嚴,打從內心再起讚歎,歡喜見佛,佛還未滅,佛壽很長。「意謂前生既親近,弟子又轉生矣,何幸又遇復還親近哉」。看到這尊佛的容光、容顏,真的是很起恭敬心。佛的容光入他的心,好像放光明一樣,「光明照十方,歎佛福相」,讚歎佛的福相、福德、佛慧光明照遍十方世界。

「我適曾供養,今復還親覲」也就是,前身時已經供佛了,現在再出世,又復遇世尊。「曾供養者,即前生三昧力、正報力二供養」,過去曾供養過,那就是前身,上輩子已經進入了三昧的力量,就是一心不亂,所以去後,隨即再來,沒有經過了凡夫的迷茫,抱著那分的定心力往生、定心力再來。「正報力二供養」,報身、法身二身來供養,依報就是這個身體,正報就是法身。「我適曾供養」,這個「我」字,指「常住無相之法身」。常住的「我」;過去生是「我」,現在生也是「我」,是我已經清朗明白,沒有迷,正念的「我」,那就是正報、依報,這二報身這樣會合起來。雖然這生再來,不是前生了,但是那個心念是連貫過來,這個「我」是永恆的「我」,就是本性的「我」。所以「此我」,就是「指常住無相之法身而言」的我,那就是清淨無染的我。

*菩薩以法為身,不以劣報身為身,故有變易而無分段。
凡夫就是因為由不得自己而來生;菩薩雖捨棄了過去,那念供佛心很清楚,捨報後馬上再歸來,這是法身,很清楚的精神力量,同樣回歸來這個時代,「故有變易,而無分段」。凡夫是分段生死,一輩子一輩子、一段一段的;菩薩修行是變易生死,前一念、後一念。這種過去那念清淨供養,化身再來這一念,也是虔誠供養。

言我適來曾以然身供養於佛,而今復還覲也。
過去這樣供佛,「而今復還覲也」,心念不顛倒,過去堅持正念,還是運用正念而來生,信根深厚,沒有異動。菩薩能夠這樣來去自如。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功夫──堅持我們這念法身,也就是智慧深入,不是隨著因緣由不得己而來,也由不得己而去。

凡夫去來都是隨著因果,不知道何時要再來,不知道何時我們要再去,又要去哪裡?菩薩修行的階段已經到了捨供養,來生隨即再來,還是很清楚,這叫做法身。不是報身,是法身再來人間。我們要修行,要修到這階段,這不是不可能,是我們要用心,要勤精進。勤精進,不是僅僅迷在那裡讀經而已,要身體力行付出無所求,心不亂,盡形壽供佛。真諦就在我們的本性,我們要細膩深入道理,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只在汝心頭,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」,立刻、這念就是佛。上人最後叮嚀大家,「請大家要用佛心,把握我們的佛性,時時守護這念心,秒秒多用心啊!」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