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

20200607 靜思晨語



汝等既願弘經,當學如來三行
末世之下,隨今日之見聞宣傳流布,不可生一毫釐之慳吝心


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就是教育眾生行菩薩道,在人與人之間要互為貴人。上人說,現在的人間苦難事偏多,有這樣的因緣需要人間菩薩,佛陀教我們拔苦,讓眾生有快樂的生活,我們要用心;否則,這一生人可能一事無成。佛陀說苦,是集苦的因緣來,但苦中也可以看到歡喜的事情。

上人提及十二年前,納吉斯颶風侵襲緬甸,但也牽起了當地與慈濟因緣,當時的水災,造成稻田都被淹沒了,五穀雜糧也泡湯了,那裡的人多以務農為業,這一泡造成很多人的災難,慈濟組了一個勘災小組去勘災、規劃救急,發放米、稻種及慰問金,幫助他們度過難關。之後展開中、長期救濟,關心他們的生活及安身的地方,還為他們在仰光蓋了大型的中小學,也蓋了二十幾間鄉村小學,因為聽聞孩子去讀書要走過田埂路三、四個小時,有小孩被蛇咬到。還有鄉村沒有電燈,使用蠟燭不小心引起火燒,孩子半邊皮膚潰爛,慈濟人都去關懷。這十二年間,有很多溫馨故事,「相信應該會到未來、永恆的因緣。」

上人說:「印象中緬甸與我們的緣好像很深,越來越有緣。那裏還保留佛陀時代的形象,沙彌尼每天都要出去托缽。」有一寺院是沙彌尼的道場(很多家庭小孩生太多,都送到寺廟去養)。「小沙彌尼很可愛,每天都會排隊整齊去托缽,只是托缽所得不一定是素食,」當時看到這樣的情景,上人覺得很可惜,心裡也盼望,如果那個地方有佛教的「相」,可以與佛教精神理念會合起來,那麼佛教就可以完整起來。經過這麼多年,慈濟不斷的關心,昨天與緬甸連線時,看到當年的孩子,現在已經長大了;寺廟的住持很疼這些孩子,也將他們送去大學讀書。這感動了大學,並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給住持。昨天住持也向上人表達滿懷的感恩,感恩慈濟,說當地的居士很照顧他們,現在他們是全面素食了,上人聽後,表示歡喜與安慰。

還有實施「米撲滿」的村長也來連線,感恩慈濟人幫助他的村莊,現在有三百多位會員,每個月集合共三千多公斤的米,幫助整個村足足有餘,還可以幫助其他村莊的人,上人讚嘆他們,幾年來如一日,也勉勵他們要繼續下去,「慈善的心不能夠斷。每個月的米不影響任何人的一頓飯,還可以讓村莊內沒有工作、孤老等得到溫飽。如果這個村莊夠了,還可以給其他的村莊,善的好風氣要長長久久,不停的傳下去。」上人告訴他們,米撲滿的故事已轟動全球,全球慈濟人都知道米撲滿的故事。且他們每次發放白米的米袋上都印有靜思語:「口說好話,身做好事,心想好意」等,村民都會將米袋上的靜思語視以為寶,有的還貼在牆上成為座右銘。上人說:「昨天連線看到、聽到都是很歡喜的事情,我們付出無所求,卻得來他們心理的轉變,用在內心改變了風氣,生活改善的人也不少,其中有幾位已經成為慈濟人。」

上人提及一位米撲滿會員,他靠算命維生,一個月差不多有十個人來算命,只是在那麼貧窮的地方,算命根本就沒有甚麼收入,加上他本身有小兒麻痺,四肢無力,只是聽到一杯米可以救人,他就告訴太太,再如何貧困,只要有一頓吃,他還是要親自抓一把米捐出來。雖然手沒有力,所抓的米不多,但他說已經很盡力,委員就跟他說「這一把米大如須彌山」,讓他很歡喜。上人讚嘆:「這智慧的一句話,給了這一位患小兒麻痺、生活在困境中的年輕人,也轉貧為富。他覺得自己是可以救人的人,他可以盡心力,手盡量去抓一把大如須彌山的米,所以他很歡喜。」上人說,「我為他見證『這一把米是大如須彌山』!」

上人欣見這種克己、克勤、克難、克儉,每天一把米可以救人的精神,也感恩當地有種子發心,「緬甸原來有這麼大的因緣。」有魏居士兄弟在商場內撥出一個地方給慈濟作為菩薩訓練道場,永遠不用租金,還有台商溫居士也捐了一棟房屋給慈濟。「這一波的疫情也看見了菩薩在人間,勇敢、大仁、大勇、大慈、大悲的為苦難人付出。」緬甸預計要發放三萬多份,至今已發放了兩萬多份,

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,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今以付囑汝等,汝等當受持、讀、誦,廣宣此法,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!
過去,佛在世時,是三界導師,四生慈父,是大覺者,多麼受人尊重。「今咐囑汝等」,我們要受持、讀誦、還要口口相傳,令一切眾生,普得聞知。所以者何?
如來有大慈悲,無諸慳吝,亦無所畏,
能與眾生之智慧、如來智慧、自然智慧。
佛大慈悲與樂,給眾生安樂。佛一期壽命將盡,心願就是要讓眾生安樂,雖然人間受種種因緣無明集結而苦,佛要解開這結,給他方法,讓他煩惱無明漏盡,灌輸清淨大法,教育眾生的法不漏。

諸佛常住大慈悲住故,是慈善根力普薰三業,於十方世界普現作佛事
大慈悲住在人間,就是佛住。大家要培養一切諸善根,大善根可以培養力普薰三業。就像慈濟人薰法香,把法的香味帶入內心,身口意三業得到薰陶。許多人未聽法前,所做是粗魯惡業,聞法後舉手動作都變得柔和善順;未聞法前,口出粗暴語,聞法後輕聲柔語;過去起心動念說不定都是貪瞋癡,現在卻是善思惟,禪定,所想都是利益眾生。身口意善業受佛法薰陶,於十方式世界普現作佛世,就是慈悲喜捨菩薩行。
  
利益一切是故次而辯之,釋慈悲名雖同四無量中,得至極果方得堪稱大名
利益一切是故,就是有外道批評,我們也可以四無礙辯才對之,承佛的教法來人間,對佛法、義理、言辭清楚瞭解,就有信心,對不瞭解的,次而辯之,樂得跟你談佛法,一一解說。佛具足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四無量心,佛心鋪天蓋地,得至極果方得堪稱「大」名,故可利益一切眾生。大慈與一切眾生樂,大悲拔一切眾生苦。

菩薩大慈於佛為小,於二乘為大。
菩薩大慈於佛為小;除非過去已成佛的菩薩如觀世音菩薩,過去是正法明如來,是大菩薩。我們才學作菩薩,跟佛四大無量心,還差一段距離,還不堪為大,但菩薩與二乘比,慈就大多了。上人說,「有相無相無不相,還可以比,我們跟佛菩薩比,還差一段。但不要輕視自己,我們將來也可成為大菩薩。」

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,真實最大。
法華經曰:大慈大悲,常無懈倦。
此是假名,我們還說大,是凡夫,真實最大。法華經說,大慈大悲最真實,常無懈怠、慇懃無有空,分秒不空過。

所以者何?如來有大慈悲,無諸慳吝,亦無所畏,能與眾生佛之智慧、如來智慧、自然智慧
要學習如來大慈悲,大喜大捨,捨、捨生命時間投入付出,教育在人間,無所畏懼,很勇猛、很甘願。

下復三摩頂而三告之。無有一切慳吝之心,亦復無有怖畏心。
能與人以樂為慈,能拔人於苦為悲,不祕大法為無慳吝,敢決定說為無所畏。
三摩菩薩頂三告之,時間在過,對於這部經的法,佛不斷要交代大家,要當一大事,大家要像佛一樣,將這部經收入本懷,法要用在人間,用在任何人身上。無有一切慳吝之心,不要有所隱藏,亦無有怖畏之心,不怕人批評。

就像上人開始講經法華經,就是說世間事和法華經精神會合,是「靜思法髓妙蓮華」,告訴大家法華經要用在人間,在人間做事,會合道理在人間。而不是按照古德講經的方式來講。因為那樣細膩分析、背誦做不到的,不如學習做得到、用得出的人間法。所以我們在用的法華經,不是很秘密的大法,不祕大法為無慳吝,敢決定說為無所畏,要很勇敢拿出來講。

能與眾生之智慧、如來智慧、自然智慧。
佛智慧,指佛之種智;如來智慧,指根本一切智,即一切智之體性智,
自然智慧,為無為智。
上人說,佛智慧很細膩,但我們生活不是用在分析這些,「只要人間事,事事用心,所學要在日常生活中,人圓、事圓,理就圓,人事理圓,就是真理、就是妙法。人人時時要多用心!」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