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

20200608 志工早會


上人提及精舍作息,凌晨板聲一敲就要開始共同生活,一天24小時中,超過18小時都充分利用,僅能有幾個小時休息,但對上人來說,天天過著冗長的時間,卻也天天時間不夠用,感覺很『幸福』。

人間有許多事,光是兩人、三人之間就有說不出所以然的煩惱,讓聽的人心煩、心躁。「這就是人生,凡事都不順意,很不由自己。」當然也有人聽得歡喜,聽的過程,已經想到我自己、想到了別人,曾經在這樣的過程,人與人之間的過節真的是很多──有順我的心的,也有很多不順心的。佛陀在人間說人間苦,問題就在人有各不相同的觀念,才真苦。佛法要應那麼多人的根機。

上人提起一則佛教故事,有一員外,家產很多,每個月要向佃農收租,每天所想就是今天入帳多少,還有誰拖欠多少,連睡覺也不得安心。但隨他收帳的長工,每天雖然背著員外的行李,(包含沿途收回來的租金及抵帳的雞鴨等),卻很快樂。回家後腳泡在桶子裡,一面唱歌,將自己在外的見聞編成歌曲,看到有人豐收歡喜;有人收成不好憂愁苦難。看盡人生悲歡,他卻樂無憂,一人飽全家飽,雖然跟著員外,「背著別人的債──人還的、人欠的」,肩膀越重,腳步卻越輕快。

員外聽了,好奇地問他輕鬆的道理,他回答說,「我只是跟著您走,兩隻腳負責走路,心無罣礙,沿途風景優美,所以很輕鬆。」背越重時,就走越快,因為若是停下來,感覺會更重。回家泡腳時,他感覺好像在享天福,無人間煩惱,又有天人的快樂。

員外心裡想:「有,真的這樣煩惱嗎?他,無,真這樣輕安嗎?」於是就說要賞長工一百兩銀子。這長工拿到銀子,隔天卻無法出來了,員外到他家去,長工馬上說,「我想把這銀子還給你。因為我想了一個晚上,都不知道該把銀子放哪裡,如何用。還是沒有比較輕鬆,請您收回。我要過回過去的日子,輕安自在。」

他問長工:「你真甘願過那樣的日子?」
「是,佛說要認命,認知我的因緣。過去如是因,今生如是果,我願意承擔如是因,如是緣,如是果報。我的果報是貧窮,我甘願接受。這世人,我要修行到心無染著,我要很歡喜,甘願做到員外也歡喜,我就是還你債。你滿足了,我也因圓果滿,我們也互不相欠了。你也不欠我,我也欠你,將來我們互相來做道友,行菩薩道。」

員外也因此悟出一個道理:人因貪無厭足而常計較。要心無罣礙、無煩惱,要無貪。後來長工引員外去聽法師說法,員外很歡喜,從倉庫裡將囤積的物資拿去布施,自己心裡也滿足且輕安自在。

像馬來西亞沙巴斗湖,有一地區,人稱黑區。那裡的人在那破爛的環境卻是快樂享受,生在那樣的人間,也只得去適應大環境,在垃圾中找生活,人家丟的他拿來吃穿,拿來玩。慈濟人走進去之後,慢慢接引,環境也變得乾淨,小孩還可以去唸書。上人說:「有心就不困難;有緣不怕緣來得遲。」他們有這樣的「因緣果報」,但也有這樣的因緣可以接觸慈濟人,慈濟人幫他們翻轉了人生,孩子讀靜思語,還會感恩師公。上人說,「慈濟人自己做不居功,教孩子叫師公,一切都是假名相,一切苦樂人可為,只要有心願意做菩薩,也可為苦難眾生改變人生,時間可以累積一切。」

就像慈濟環保也三十年了,其中不乏80歲、90歲以上,甚至百歲環保菩薩,人人做得真歡喜。但第一代還是希望有傳,像法華經要咐囑人人傳承。

上人也提起慈濟科技大學畢業典禮,雖然面對這波疫情,家長及慈誠爸爸、懿德媽媽無法像往年那麼多人來參加典禮,大家多透過視訊觀賞,學生分配在不同教室,分開舉行畢業典禮,上人讚嘆:「同樣莊嚴,規矩照常,同樣撥穗,發畢業證書,禮節依然、禮節如常。好精美、好莊嚴。雖然是視訊,我也感覺安慰,滿足。這就是禮。禮者理也,道理要用禮節表達,無禮就無道理。這就是我們的教育,要教育出我們禮節,如規如律。」

上人覺得四大志業主管都能各司其職,讓他覺得很有福,也感覺人生應該要有滿足的感恩。「最近一直說因緣,『因』加『心』,就是感恩的『恩』。所以,有心在經營開始的因緣,一路用心走過來,無不是因的心與感恩。師父每天感恩因緣,彼此會合讓四大志業在全球。慈濟是日不落的世界,慈濟人路暢通,心無罣礙,行無阻礙,做得皆大歡喜,很感恩。」昨天精進日,全球有五十多個國家三萬多人同時線上共修。

最後上人還是勉勵大家天天要很虔誠,非素不可,非推不可,人人虔誠祈禱,讓這波疫情快快結束,大家恢復平常生活,讓做工的有工可做。「經過這波,相信大家也得到很深的教訓,不要過度奢侈享受,大家過平安的日子。」

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