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

20200628 靜思晨語


世間所有諸華香,乃至沈水旃檀香,如是等香週遍聞,唯聞戒香遍一切。
法界中一色一香,無非中道戒德香,佛界眾生界亦然。

人的生命長短無人能知道,但人為了今天、明天還有未來的無數年一直在規畫,上人叮嚀大家時時要用心,分秒顧好我們這念心,佛說人間無常,有成住壞空,人有生老病死,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擁有的東西,如第一天擁有它的歡喜一樣,愛惜它善用它,發揮它的價值。東西如此,人也一樣,我們既然來到人間,除了父母疼惜我們,自己也要疼惜自己。

上人說,「疼惜自己是自己的責任,方法有三:一、孝順父母,二、報眾生恩,三、報佛恩。」感恩父母就是將我們的心照顧好,過一個沒有虧缺的人生,還要為人間付出報父母恩,也是報眾生恩,同時也是報佛恩;佛弟子依教奉行,就是對佛最大的供養。佛陀教育我們行菩薩道,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苦難眾生成就了我們的菩薩道,我們要感眾生恩。何況我們日常生活衣、食、住、行,都要靠許多人,才能因緣具足。

上人以自己從書房到講經法座的心情與眾分享,感覺地板乾淨、平坦、講堂舒適、坐下來的桌椅俱全,就是要說法也有人聽,「我要感眾生恩,大家成就我一切的物資,沒有欠缺,從走路平坦,衣著整齊,一切都具備,這都是人人的付出。」就是手觸桌子、坐在椅子,上人也用心感受它的質感,感恩很多人的付出,才讓它完成。上人特別提到北區慈濟人回來協助精舍的環境清掃,尤其是很高的屋頂、天花板等,都要讓它一塵不染。「這樣疼惜自己的家庭,這就是慧命的家庭,讓我們周圍乾淨,成就一個莊嚴道場,感恩啊!」

昨天早上,上人與美國連線,聽大家分享,知道大家平安,大家都在精進、薰法香、讀書會,心得分享、抄經、寫經,上人聽了表示歡喜。尤其看到大家,也跟全球慈濟人一樣,在這一波疫情,透過聞法保持心很安穩,防護好自己,還能夠送東西給需要的地方,上人說,這就是「敬的供養、精進行的供養,師父很歡喜也很安慰。」

昨天下午,與彰化菩薩交流,一部份人回來精舍,另一群人則在彰化靜思堂連線,上人表示,菩薩遠近圍繞,連線的現身螢幕,這也是現神力。大家來請示上人有關彰化靜思堂二十周年慶布展,上人肯定大家平時的精進、心不離法,且彰化靜思堂建築古樸優美,也鼓勵大家以過去豐富的經驗,及當地豐富的文化、文物好好展示當地文化之美。
  
慈濟人接著送上九十多歲陳文錦居士手抄的《無量義經德行品》,上人讚嘆他字寫得很美,上人一面翻看,一面聽報告,裡頭也有陳居士的畫面,他無法回來精舍,請大家幫他錄影,「我要跟師父說,請師父要顧好健康,我們大家都需要聽經。。。。。。」光是為了錄這一小段,他用了很長時間,確保師父聽清楚。只是人生無常,就在影片播放結束,慈濟人報告,早上就接到他家人一通電話說,陳居士早上去田裡,跌了一跤,就這樣往生了。

上人對這位資深弟子充滿不捨,但也為他祝福,說他一生在慈濟精進,家人十幾個都受證了,都是菩薩,一個家庭那麼地俱全。「期待這個弟子快去快回來,與師父同心。我昨天就說:『他先去鋪路,師父若再去的時候,看是他要來幫助我淨化人間,還是我去幫助他,有志一同啊!』這就是慈濟人的發願,生生世世、心心念念、來來去去永遠就是在法親裡面,不斷淨化人間。」

上人說,生生世世發四弘誓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就是對佛最好的供養。像陳居士心無貪戀,來去自在,就是佛法已經很入心了,來人間,對佛法精進、對家庭、對社會付出,對師父也是很孝順,這是真供養。

作是供養已,從三昧起,而自念言: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,不如以身供養。
這位菩薩,作是供養已,從三昧起,已經出定了,雖然一直都是在做供養,為人群付出、以神力付出,但還是感覺不夠,還是要用他的身體來供養。

即服諸香,栴檀、薰陸、兜樓婆、畢力迦、沈水、膠香,又飲薝蔔諸華香油,滿千二百歲已,香油塗身
「即服諸香,栴檀、薰陸」:服薰陸者,出於西方,即樹膠。夏天日鎔滴沙中,在地有香,謂之薰陸。兜樓婆:香草;畢力迦:丁香;沉水:沉香;膠香:松香。薝蔔:黃色華。以諸華香浸油令香。
六香喻六度行,諸華香油表微細小應世所需諸行。
滿千二百歲已,香油塗身;如是淨身持心千二百歲已。千二百,表根塵十二處。香如木犀油等可以塗身。塗身表外淨。欲希淨德之果,必內外一如,廣行六度萬行,淨六根塵,破色身之妄執,證法身之真常。

菩薩要以身供養,「即服諸香」,虔誠用很高貴的香往身上或灌、或服,或抹等,準備將這不淨身淨化,以供佛。薰陸,西方才有,在夏天,那個汁滴下來與土地接觸,就會有香味;兜樓婆等都是草木類的香。「又飲薝蔔諸華香油」,這些都是用香草去製煉成為油的。上述香草木有六種,叫做「六香」,譬喻六度行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也叫做德。布施有布施的德,持戒有戒德等等,「德」散發出來的那個香,譬如「六香」。

花草都要經過淬煉,才能變成精油,如我們協力廠所做的一樣。「諸華香油表微細應世所需諸行」,表示事情都要很精細做好,就如人可以在一根頭髮、一粒米做毫芒雕,刻出一部《般若心經》一樣;人這雙手巧妙可以製作出很多東西,而大自然界也有這麼多不可思議,看來是草木,原來是珍貴的香料。東西在手中我們要珍惜它;同樣的道理,人人都很有用,只要肯發心,心力、心思用對了,就是人生的價值,像陳居士就是典範。我們的心思,做的事情都是對的,這就是很細膩,應世所需的諸行。你輕輕一句話,說不定成就了一個人對人間的大奉獻,所以我們說話要很細心、用心,且分分秒秒要恆持。

經文「滿千二百歲已,香油塗身」;如是「淨身持心千二百歲已」;很長壽,盡形壽,獻身命,心很清淨。這千二百歲,表是「根塵十二處」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加外面的六塵境,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香如木犀油等塗抹在身體,「塗身表外淨」,希望能夠淨德,我們很期待身心乾淨,不只是內心發願,身體也要乾乾淨淨,「必內外一如」。「廣行六度萬行」,成就我們的德。德就是香,所以要淨六根塵──所看是正經的東西,不被色欲污染,所吸收的心得都是可以利用在人生,才有辦法行菩薩道。「破色身之妄執著,證法身之真常」。法是從耳朵聽進來,放在心中,身體力行去體會,法可利益自己也可利益人間。

身為道器,但色身不淨,欲作供養,須洗滌之令淨,故服六香,以表無上清淨之道器也。
身體就是道器,我們要修道、修行還是要靠這個身體,但色身不淨,常常要整理乾淨,如何做呢?上人說,有形的身體盡量沐浴乾淨;另外就是好好做你該做的事,不要再去做污染的事,這也是淨身,也是做對的事情(六度)來供佛,「以表無上清淨之道器也」。

佛住安樂世界,心眼觀自在,無無明所障礙,無量義法,遍盡空法界,入出三昧自在。
我們人就是受無明障礙,而佛菩薩的境界已經沒有無明了,住在安樂的世界,心無煩惱、無掛礙,無量義的道法,遍盡空法界,入出三昧自在,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目的。

上人叮嚀大家:「菩薩所緣苦難眾生,我們付出愛的力量,是無染的愛,在做人間事,收回來的心要清淨。不要以為在外面做事,覺得很有成就,就很驕傲、自大。」上人警惕大家,修行要放下身段,像常不輕菩薩,修得見人就是佛,「汝等皆當作佛,我不敢輕視汝。」「自己也要相信自己也能夠成佛,人人都可成佛,彼此之間要互相敬重與互動;未成佛前,要發心立願行菩薩道,利益人間,這就是最大的供養。時時要多用心啊!」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