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

20200612 靜思晨語


志求滿足曰願,誓願上求佛道,應世下化眾生
致敬盡未來中,誠正成就願行

修學佛法要志求滿足,要聞思修,聽後好好思惟,了解法之後,好好修行,身體力行。日常與人互動,輕聲柔語,不管聽到甚麼話、是否順我們的意,同樣要用心與法會意,心念才不會散亂,法永遠可滋潤我們的心,「法入我們的心不可被煩惱帶走,法無漏,恆住內心,叫做『願』。」上人說,聽法要有願,法才會入心;法入心也要有願,才有辦法處眾入群,「志求滿足曰願」。

「誓願上求佛道」,修行要立誓願,以真誠的心來修,今生此世決定了方向走入佛道,就要在佛道上步步精進,為己求佛法,也要為眾生精進,這種為己為人的願心,就是誓願。佛陀付囑我們,我們應該要誓願入世,發四弘誓願: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」誓願上求佛道,也要誓願傳法,「應世下化眾生」。

佛陀暢演本懷,我們要至誠尊敬這部經,發願「致敬盡未來中」,生生世世,用心傳承這部經,長長久久不離開這心願。用至誠的心,不偏差的方向,絕對要成就這個願力「,誠正成就」。

上人說:「我們已經聽佛說法,法在我們的內心,佛陀那樣的殷勤、認真付託,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,很誠意、疼惜,希望法要代代傳承下去。所以我們應該要虔誠立誓願。佛陀的教法是來生來世的教育,我們同樣要將法延續下去。此世幸遇佛法,接受佛陀的教育,哪怕是來生來世,還是要繼續如是受教,教導到來生來世,如說修行。

時諸菩薩摩訶薩聞佛作是說已,皆大歡喜遍滿其身,益加恭敬,曲躬低頭,合掌向佛,俱發聲言:『如世尊敕,當具奉行。唯然,世尊!願不有慮』!
以願負重責,願請勿為慮!菩薩安住靜慮,超越串習順極善純熟自在,菩提靜寂清澄。
唯然,就是決定;佛這麼說,菩薩就這麼決定,如佛所咐囑,將法承擔起來,教育修行不久、道心尚未堅固,還沒有成就者。在場已成就的大菩薩,安住靜慮──能善思惟,人人心安住法中,已經超越,大小中法都已連串起來,如粒粒的珠串起來一樣。受咐囑,願意顧好其他尚未成就的,如大哥照顧小弟一樣,請佛陀免煩惱。大菩薩經過佛四十多年教育,加上過去結的緣,今緣連起來,「極善純熟自在,菩提靜寂清澄」,心中雜念煩惱已經被法水洗滌,如粒粒珠清淨光亮無染。

我等今日,耳提面命,親聞是經,親得咐囑,將來之世,如佛教敕,如法教化,如說修行也
我們聽這部經,已經入耳、入心、入行了,來生來世,同樣會把佛教法延續下去,如說修行,約定在未來。

諸菩薩摩訶薩眾,如是三反俱發聲言:『如世尊敕,當具奉行!唯然,世尊!願不有慮』。
菩薩因佛三敕故三反答之。願不有慮:請如來勿以將來弘通受持此經為慮
菩薩表達師徒之情,「絕對從小、中、大教信受奉行,請佛陀不必掛心未來傳法問題。弟子有信心一定會如法傳教。」佛三敕,菩薩三反答之,「願不有慮。」提到佛與弟子之間的那分「難分捨」,上人哽咽:「大家明知道佛年紀大了,在交代了,雖然捨不得,但還是重複請佛莫憂慮。」將來大家會弘通此經,普遍宣教,讓人人可以受持、身體力行在人間。

「菩薩所緣緣苦眾生,我們要把佛陀的精神傳入人群中,教育富有的人付出愛心,為苦難人付出,成為富中之富。」上人提及一對母女知道師父這次疫情,負擔很重,捐了一筆很大的款項,謙虛表示:「多多少少減輕師父的負擔。」上人回答說:「減輕很多!感恩。」「這就是發願,有心有錢的人要出錢,有力的人則要將善法普遍傳承,讓更多人有力出力,讓天下苦難人能夠受庇護。」這波疫情,慈濟付出很多在濟貧扶困方面及提供防疫物資給需要的國家。

上人說:「眾生有苦難,人間菩薩要用心去付出。菩薩接受佛陀的教育,要身心行動在人間,再教育更多的人。身心虔誠,願意付出,就是如來的大力量。」這就是菩薩請如來「勿以將來弘通受持此經為慮」,將來很多人願意負責。

欣聞佛咐囑,得如所願,皆大歡喜,踴躍無量,三業虔誠,仰謝如來。
佛對每個弟子一樣愛護、咐囑,人人受佛看重,得如所願,皆大歡喜,有願力負起責任,踴躍無量,身口意三業虔誠──身願意承擔、口同聲表達我願意、心發願、踴躍歡喜,鞠躬合掌感恩如來。

如來再三咐囑,是即為珍重此法。菩薩三復回應領受,亦即敬謹奉行。
佛陀再三咐囑,這法是一生中本懷珍寶,很珍貴,菩薩三復回應領受,也會敬重、謹慎奉行。

上人最後叮嚀大家:「〈法華經〉一直講到第二十二品,本跡二門已完成,現在一直在交待這部經是多麼的重要,智慧要如何增長,大家應重視這部經,聽入心還要身體力行,還要傳承教法要重視敬重這部經,謹記並身體力行!要多用心!」




沒有留言: